購買時請注意選擇相應的產品名稱
判斷離子濃度致大小要考慮的幾個方面 | |||
---|---|---|---|
      
判斷同一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,大致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判斷溶液的酸堿性如 NaF溶液中的4種離子濃度首先判斷NaF是弱酸強堿鹽,水解顯堿性,c(OH-)>c(H+)Na+不水解而F-會水解,因此 c(Na+)>c(F-)Na+和F-是主要離子,因此 c(Na+)>c(F-)> c(OH-)>c(H+)
2.利用電荷守恒式NH4Cl溶液呈電中性,因為 c(NH4+)+c(H +)=c(Cl-)+c(OH-)又因為溶液顯酸性,c(OH-) < c(H+) ,,那么 c(NH4+)<c(Cl-)總體的就是 c(Cl-)>c(NH4+)>c(H+)>c(OH-)
3.抓主要因素,運用電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如等物質的量濃度的 NaF和HF的混合溶液,顯酸性,判斷c(F -)和c(HF)依據上面第二條可以判斷出 c(F-)>c(Na+) >c(H +)>c(OH-)再用物料守恒2 c(Na+)=c(F-)+c(HF)綜合,得 c(HF)<c(Na+)然后得到 c(F -)> c(HF)?;蛘咧苯觼砝斫猓驗槿芤猴@示酸性,說明HF的電離為主 HF《===》H+ +F-而F-的水解是次要的,F-+ H2O《====》 HF+OH-那么c(F -)> c(HF)
舉例已知NaHSO3溶液,則其中Na+,HSO3-,(SO3)2-,H+,OH-,H2SO3,H2O,等離子的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在NaHSO3溶液中,有NaHSO3=Na++HSO3- ,如果HSO3- 不發(fā)生其它變化,則有c(Na+)= c(HSO3-) ,但是,HSO3- 會發(fā)生其它變化—電離以及水解,所以有:
c(Na+)> c(HSO3-) ; 再者,由于HSO3-的電離強于水解,所以有:c(SO32-) > c(H2SO3) , c(H+) > c(OH-) ; 又因為HSO3-電離程度畢竟很小,所以有:c(HSO3-) > c(SO32-) ;至于氫離子濃度與溶質微粒濃度的比較,容易知道:c(H+) > c(SO32-) ,這是因為氫離子除了HSO3-電離產生的與SO32-相等的以外,還有水電離生成的一丁點點。到此為止,我們已經得到:
c(Na+)> c(HSO3-) > c(H+) > c(SO32-) > c(H2SO3)
對于 c(OH-) 的位置,可以肯定的是它比氫離子濃度小,與 c(SO32-) 比較,可以這樣想:氫離子濃度比亞硫酸根離子濃度只是大很小的一丁點點,而氫氧根離子濃度比氫離子濃度肯定要小好幾個數量級,所以,可以肯定:c(SO32-) > c(OH-) ??墒?,應該怎樣與亞硫酸分子濃度比較呢?亞硫酸根的水解在亞硫酸氫鈉溶液中,是可以被忽略的,程度也是非常地微弱,產生的亞硫酸分子濃度也肯定是非常地小,因為并不要求學生掌握比較方法,所以,題目中一般避開氫氧根離子濃度與亞硫酸分子濃度的比較。如果實在需要比較,則籠統的理解為:溶劑產生的離子一般濃度最小。
所以結論是c(Na+)> c(HSO3-) > c(H+) > c(SO32-) > c(H2SO3) >c(OH-)
最保險的方法是“先反應(給定物質能反應必判斷出穩(wěn)定的產物及其物質的量之比)、再完全(穩(wěn)定的溶質屬于強電解質的完全電離的離子量寫出來,弱電解質暫不寫)、后部分(把部分電離、水解的分子或離子的減小程度和生成產物分別用有區(qū)別的大小“三角”表示出變化來。)這樣再復雜的比較也不在話下?。 ?/span>
如上邊:氯化銨和氨水混合呈中性,應該是NH4+和Cl-開始是1:1,氨水不電離;當NH4+水解必顯酸性、氨水電離必顯堿性,當顯中性時必是電離和水解程度相當(可看做既不電離也不水解),電離和水解互相減補數目相等,所以原離子和分子數都不變,故有:銨根濃度=氯離子濃度>氫離子濃度=氫氧根濃度 。
|
上一篇:金剛石和石墨的化學成分都是碳 | 下一篇:如火熱判別電離和水解哪個程度大 |
---|
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: xy/left.htm
2013-2019@ 河南尋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豫ICP備17046142號-2